
書籍裝幀形式市場調查報告(PPT 32頁)
32頁1、書籍裝幀形式市場調查報告,展示流程,1:書籍設計的概念,2:中國書籍發展史及裝幀形式,3:現代書籍排版裝幀形式,4:創意書籍欣賞,書籍設計的概念,書籍設計是指包括書籍選題、書籍形態、書籍版面,以及材料工藝等的一系列設計,是一種創造書籍整體視覺形象的設計活動。 在書籍設計中,不僅要將平面的版面設計結合三維的立體形態設計、材質設計和印刷工藝,還要將與讀者的互動注入到書籍設計之中。這種書籍設計概念強調書籍中各種元素的集成與合作。即書籍設計作為一個大的構造學系統,由各個子系統構成。它一般包括書籍形態、書籍視覺元素、書籍材料、裝訂形式以及書籍所要傳達的視覺風格,等等,書籍裝幀藝術發展史簡析,書籍裝幀藝術隨著書籍的出現而逐步發展。世界裝幀藝術經歷了一個“原始古代現代”的發展過程。原始時期從甲骨刻字,到造紙術與印刷術發明之前的原始裝幀藝術。在國外有莎草紙書、羊皮紙書,迄今出土較早的約在公元前3000前2500年的古埃及抄寫在莎草紙上的典籍。公元前2世紀小亞細亞帕加馬城開始制作的羊皮紙,在傳入歐洲后,得到大量推廣,成為華麗的羊皮紙書。在中國出現了簡策、帛書等裝幀形態。在西方,自從人類發明了紙張、印刷術
2、以后,便進入了古代時期到現代時期,以歐洲為中心的書籍裝幀形式,有哥特式宗教手抄本書籍、谷騰堡的平裝本、袖珍本以及王室特裝書籍,接近現代的精裝本形式是在16世紀的歐洲出現的。19世紀末,工業革命之后,西方出現了以莫里斯、格羅佩斯為代表的最初現代設計端倪的書籍裝幀設計。在我國古代,書籍裝幀經歷了卷軸裝、旋風裝、經折裝、蝴蝶裝、包背裝、線裝。只是到了“五四”新文化運動以后,我國才有了現代裝幀藝術形式的書籍,中國書籍裝幀形式,5:包背裝,2:梵夾裝,3:旋風裝,4:蝴蝶裝,1:卷子裝,6:線裝,卷子裝,卷子是紙質文獻的第一種形式,這種形式主要是從竹木簡轉換過來的。只是把竹簡換成了紙,而且帛書基本也是這樣子的。只是有的帛書的折疊方式不同。 在我國從六朝到唐代,紙質書籍的裝幀形式都是卷子。五代之后卷子這種裝幀形式依舊存在比如說佛經。 在敦煌出的經書中大多是卷子,竹簡,卷子裝的結構,在我國的西北出土的大量的敦煌卷子,有的長達兩三丈的。 卷子是一張一張的紙粘起來的,每張紙長約四十到五十厘米,高約二十五到二十九厘米。豎格叫“邊準”,宋人叫“解行”,上下有橫欄,這種豎格是專人用特制的筆畫出來的,一般只有上
3、下欄,無左右欄,是簡策遺意,梵夾裝,這種裝幀形式源于印度的佛經,也就是貝葉經。傳入中國之后,中國沒有貝葉,但是中國有紙,于是一開始的佛教徒都使用這種方式來裝訂書籍,我們看到的藏傳佛教他在讀的時候就是使用的這種書籍的裝幀形式,中國隋代杜寶大業雜記:“新翻經本從外國來,用貝多樹葉。葉形似枇杷,葉面厚大,橫作行書。約經多少, 綴其一邊,牒牒然, 今呼為梵?!痹〗o資治通鑒作注,于唐懿宗“自唱經,手持梵夾”句下,注曰“梵夾者,貝葉經也以板夾之, 謂之梵夾,梵夾裝的裝幀形式,梵夾裝,旋風裝,旋風裝又名龍鱗裝。從不同的角度來命名的??偲饋砜纯词窍箫L刮過的波浪,從風的角度命名為旋風裝,從紋的角度來看是龍鱗裝,旋風裝,經折裝,經折裝大約出現在唐代后期,經折裝就是吧卷子改成折疊式,紙依舊是連接起來的長幅,但不再是卷起來了。后來很多的書法作品依舊采用了這種裝飾,后來的很多大額佛經依舊采用了這種裝幀的方式,斯坦因敦煌取書記載:“又有一冊佛經,印刷簡陋,然頗足見自舊型轉移以至新式書籍之跡。書非卷子本,而為折疊而成,蓋此種形式之第一部也。折疊本書籍,長幅接連不斷,加以折疊,最后將其它一端悉行粘穩。于是展開
《書籍裝幀形式市場調查報告(PPT 32頁)》由會員876****10分享,可在線閱讀,更多相關《書籍裝幀形式市場調查報告(PPT 32頁)》請在金鋤頭文庫上搜索。

2023-11-08 19頁

2023-11-08 19頁

2023-11-08 15頁

2023-11-08 15頁

2023-11-08 38頁

2023-11-08 23頁

2023-11-08 46頁

2023-11-08 27頁

2023-11-08 17頁

2023-11-08 22頁